
文 / 奇行草 新海诚:「这部电影似乎还没有到 100 亿日币的实力啊。感觉这评价和实力的天平有点偏了。我是觉得这点很可怕。」 这是谦虚同时也是事实,《你的名字》可说是新海诚继《追逐繁星的孩子》后,再次重新思考创作定位,而所製作出的商业动画长篇,但在叫好叫座之下,新海诚是否真的有突破自己的实力,又是否在商业的同时牺牲了什幺呢? 作为一个新海诚的粉丝,从《星之声》一路看过来(《她和她的猫》是到《云之彼端:约定的地方》后才补看的),主观地认为,这次《你的名字》虽然成绩非凡, 却不是最好的作品,而是他最商业最大众的作品 ,他仍旧在尝试中,找寻适合他的创作之路。 为什幺《你的名字》会造成热潮?宫水三叶 ──飞驒糸守町的女高中生,同时也是当地的巫女,连日梦见奇异的梦境,彷彿用另一个男高中生的身体在东京过活。弔诡的是,醒来后,却又得知自己竟在无意识下去上学,举止盼若两人。同时间,在东京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也发生了相同的状况,过于逼真的梦境,让两人不约而同地,在梦中用手机记下日记交流,进而确定这并不是单纯的梦境,而是灵魂的互换。两人分享着彼此的生活,也渐渐从熟悉的代入感中,慢慢累积起了情愫,直到有一天,三叶突然消失,泷再也进不去三叶的生活圈,这才发现惊人的事实。 (君の名は)中文片名直翻为《你的名字》,但其实(君の名は)是日本影视圈极为重要的作品《请问芳名》,从战后广播剧开始,然后拍成电影,在 1954 年打下经典初代《哥吉拉》,成为票房冠军,日后五十年间四度改成电视剧,甚至舞台剧和复刻广播剧,宛如国民作品,陪伴了日本国民半世纪,歌曲也是深植人心,嚷嚷上口。 
因此,新海诚这次的票房成就,除了影片本身外,有一部分的原因亦源自于其历史渊源,另一部份大概就是东宝的力推(有趣的是,当初《请问芳名》的发行是松竹,所以不排除这次有东宝故意战松竹的可能性),而新海诚首次与日本发行龙头合作,只要成品不差,就必然能创下记录,而破记录就会引领风潮现象,票房奇蹟便就此诞生。 《你的名字》是新海诚历代作品合而为一?其实我们不难发现,新海诚在试图走向商业、仿效吉卜力的《追逐繁星的孩子》失败后,这次的《你的名字》反倒有向细田守取经的感觉,甚至可以稍微怀疑系守町,除了呼应原本「结」的剧情外,是否也有致敬意味。然而,从另一个观点来看,新海诚即便是改写了《请问芳名》,让故事变得更现代、更有趣,并加入自己的喜好,但这些元素在日本 ACG 甚至当前影视、小说其实都很氾滥了,就连时空的叙事陷阱亦是如此。 
甚至我们可以说《你的名字》在故事上,也是新海诚把自己历代作品合而为一,我们可以看到《星之声》的时间差,《云之彼端:约定的地方》的两个世界的受困、救援与相遇,《秒速五公分》的追寻、再遇与错过、《追逐繁星的孩子》的生死观与神话、《言叶之庭》的文学与姐弟恋(何止万叶集,连老师都客串了)。 延伸阅读: 重温一下新海诚的电影吧!
而其成功的策略,多半在于套回到经典上头,作为「故事」没有什幺太大的问题,事实上它也确实是个好故事,但用成「剧本」和「戏」就有可能出状况了,因为新海诚必须作他不擅长的商业电影叙事,甚至加入喜剧元素,这也是为什幺看过小说的人,都觉得他自己写的小说版比电影好一些,因为电影只有两个小时,而且还是在东宝的商业操作之下。当然有人可能会说,新海诚说过电影才是原作,但大家也知道,商业电影往往是必须做出牺牲与妥协的,何况是以往非常作者的新海诚呢? (全文未完,文章经合作伙伴 ViewMovie 授权转载,原文标题为 〈《你的名字》新海诚的商业奇蹟与追寻 〉)
|